冰凍肩(俗稱五十肩)的復健治療
資料來源-文:茂隆骨科醫院/李保勳醫師
「冰凍肩」又稱為「五十肩」,在醫學上的學名為「粘黏性肩關節囊炎」,因為這種病常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所以俗稱為「五十肩」,常見的症狀大多因為肩關節囊發炎而導致粘黏,引起肩關節部位的疼痛和關節活動度的減少,而疼痛和僵硬兩者常互為因果,越痛越不敢動,越不動就越僵硬,越僵硬就越疼痛,造成惡性循環,五十肩看起來是小病,外觀也看不出來,平時不動則已,只要牽動肩膀,往往會造成疼痛與動作困難,影響病患的日常活動與生活起居,造成很大的困擾。
五十肩的臨床症狀可約略分為三個時期:
1.疼痛期:
約可持續6個月,此時病人感到肩部各方向動作均會引起疼痛,痛點通常難以準確定位,而且常會有放
射性疼痛至上臂或手肘。
2.僵硬期:
約6至12個月,此時關節不見得會痛,但非常僵硬不靈活,動作明顯受到限制,此後疼痛與僵硬可能又同
時存在。
3.恢復期:
此後6個月,會慢慢恢復,但很難完全復原。基本上,症狀是一種 惡性循環,越痛越不動,越不動越痛。但一些文獻發現近2/3患者在3年的追蹤期有自癒的現象。
治療原則上還是要早期治療與早期復健才會有較好的預後,在疾病初期一般比較會有疼痛的現象,而關節的活動受限較不明顯,這個時期主要以藥物治療 ,物理治療 或關節內注射。
藥物治療:
消炎止痛藥、肌肉弛劑,對於較神經質的過度保護(痛就不敢動,越不動,關節活動受限越厲害)的病人可給予抗焦慮藥並鼓勵患者多活動肩膀。
物理治療:
包括冰敷(炎症反應明顯,疼痛為主時)、熱敷、超音波、干擾波,經波電刺激,磁場治療,對於物理治療不得過度依賴,它純粹只是緩解疼痛,病人本身須努力加強肩膀的活動與伸展運動。
關節內注射:
類固醇加局部麻醉劑,注入的量(體積)要夠(可再加食鹽水),以便將關節囊撐開。關節內注射須由骨科、復健科或其它相關科之專科醫師執行之。(此方式可快速改善夜晚的疼痛感 輕症患者肩關節活動亦會有明顯改善)
這些治療確實可減輕疼痛,但對於第2、3期患者接下來就要安排復健運動治療,運動治療除了可以減少痙攣與減輕疼痛外,可以確實有效的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度,五十肩的治療一定要配合藥物與復健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許多病患一開始只吃藥打針減少疼痛就以為沒事,時間一拖長造成關節僵硬才找醫師求助,常常耽誤了病情且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治療。
肩關節的運動治療方法,原則上是按肩關節的結構與生理活動,如前屈、後伸、側面上舉、內展、內旋和外轉等動作,盡量作到最大的活動範圍,另外加以輔助和加強的運動動作,包括鐘擺運動、旋轉運動、手指爬梯運動、拉棒或拉毛巾運動等,主動運動加上被動式關節運動,一天四到五次,每次運動五到十分鐘即可,運動的要領是持之以恆,慢慢增加肩關節的活動量與活動範圍,五十肩的運動治療一定要有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指導,較輕度的病患不一定都要到醫院來作,只要按照專人的指導原則在家勤練運動即可,較為明顯症狀的病患,應當選擇有良好設備且有專業人員的復健科醫院作治療。
至於五十肩的癒後,約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病患可以恢復到完全正常的程度,有百分之八的病患仍會留下某些程度的關節僵硬,但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活動,剩下的百分之五病患在治療上效果有限,會有明顯的關節僵硬後遺症留下來,關節活動度經積極的治療無明顯的進一步改善,這些少數的病患大多有其他肩關節結構因素的改變,除了需要積極的復健治療外,必要時需進一步作關節腔攝影或關節鏡檢查,少數的病患可求助於骨科或麻醉科醫師的幫忙,在麻醉下或以手術方法作進一步的治療,五十肩雖然不算是什麼要命的疾病,但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起居與工作,所以好好的治療是必要的。
五十肩大多找不出特殊的發病原因,但約50%原因是肩關節周圍的韌帶或肌腱受傷、肩關節脫臼或脫位、肱骨肩甲骨骨折或關節囊發炎所引起,而腦中風偏癱側、心肌梗塞、胸腔手術和乳癌開刀的病患臨床上也較容易發生五十肩,一些內科疾病如糖尿病似乎也會增加發生五十肩的機會。
Copyright 2024 茂隆骨科醫院. Designed by Bondlink.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