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隆骨科醫院國內外重要疫情訊息-114年第10週
日期:114/03/10--114/03/14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資料彙整:感控組 洪美惠感控師
國內疫情
第10週共通報65起群聚案件,包括腹瀉48起、上呼吸道感染10起、水痘7起。
流感:疫情下降,惟仍處流行期且重症病例數仍多。
腹瀉: 疫情下降,門急診就診人次仍為近5年同期最高。
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提醒民眾落實防鼠「三不」措施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今(2025)年第2例確診病例。個案為北部20多歲男性,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活動地以工作地及住家周邊為主,自述均無鼠類蹤跡。2月15日出現發燒、頭痛、食慾差及腹瀉等症狀,2月16日至急診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醫院通報後於3月7日檢驗確診,目前已返家休養;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已採檢送驗,衛生單位已進行各項調查及衛教防治工作,並由環保單位前往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環境消毒、捕鼠作業,以釐清可能感染源。
疾管署統計,國內今年累計2例,病例數與過去4年(2021-2024年)同期1-2例相當,去(2024)年累計3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診病例,分別為台中市、彰化縣及高雄市(各1例);自2016年起累計46例,性別以男性29例(占63%)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31例(占67%)為多,其中1例境外(感染國家為印尼)。國際疫情部分,自2013年以來,美國每年報告9-25例病例數,其中每年3-14例死亡,病例多分布於該國西部地區,近年來呈下降趨勢;韓國每年報告約300-600例,香港每年報告0-2例。
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鼠類等齧齒類動物,人類吸入或接觸遭帶有漢他病毒鼠類排泄物或分泌物(包括糞便、尿液、唾液)污染之塵土、物體,或被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的風險。
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隨時做好環境清理,防火巷、排水設施(下水道、水溝蓋)、雜物堆、牆垣為鼠類族群活動熱區,請針對該等特定環境加強捕鼠與滅鼠工作。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國內外疫情(第10週114/03/10-114/03/14)
流行國家 |
流行傳染病 |
全球 |
屈公病、麻疹、 新型A型流感、 新冠併發重症 |
美國 |
漢他病毒症候群 |
歐洲 |
沙門氏菌感染症 |
日本 |
細菌性腸胃炎(曲狀桿菌)、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 |
菲律賓/阿根廷/東加 |
登革熱 |
伊拉克-克里米亞 |
剛果出血熱 |
日本/加拿大 |
麻疹 |
巴基斯坦/瑞典 |
M痘 |
奈及利亞/英國 |
拉薩熱 |
烏干達 |
伊波拉病毒感染(蘇丹病毒疾病) |
Copyright 2025 茂隆骨科醫院. Designed by Bondlink.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