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隆骨科醫院國內外重要疫情訊息-114年第29週
日期:114/07/21-114/07/25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資料彙整:感控組 洪美惠感控師
國內疫情
第29週共通報47起群聚案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33起、腹瀉13起、腸病毒1起。
COVID-19:疫情下降,惟新冠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且併發重症及死亡數仍多。
日本腦炎:處流行季節,各縣市均有病例發生風險。
恙蟲病: 持續新增病例,個案感染地以金門縣及東部地區為多。
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主,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
新增6例丹娜絲颱風後類鼻疽個案,風災後1個月內確診個案可能增加,提醒高風險族群如有相關症狀,請速就醫並告知相關暴露史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7月15日-7月21日)新增6例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9日至7月13日,多數個案具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肝病等慢性病史,其中2例具汙水汙泥接觸史。個案多因發燒、畏寒、咳嗽及呼吸喘等症狀就醫,其中2例個案因類鼻疽併發肺炎及敗血症死亡,其餘4例均住院治療中。
疾管署說明,今(2025)年國內累計2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以65歲以上(18例)和50-64歲(7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22例)為多,其次為臺中市(4例)、屏東縣(1例),其中6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
疾管署提醒,丹娜絲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有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1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國內外疫情(第29週114/07/21-114/07/25)
流行國家 |
流行傳染病 |
全球 |
小兒麻痺症、新型A型流感、新冠併發重症 |
波蘭 |
霍亂 |
亞洲 |
腸病毒 |
美國 |
麻疹、創傷弧菌感染 |
加拿大/美國 |
麻疹 |
澳大利亞 |
流感、M痘、類鼻疽 |
羅馬尼亞/巴基斯坦 |
狂犬病 |
馬拉威/莫三比克 |
M痘 |
日本/印度 |
日本腦炎 |
模里西斯/法國/澳門/中國 |
屈公病 |
越南 |
登革熱 |
Copyright 2025 茂隆骨科醫院. Designed by Bondlink.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