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隆骨科醫院國內外重要疫情訊息-114年第35週
日期:114/09/01-114/09/05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資料彙整:感控組 洪美惠感控師
國內疫情
第35週共通報32起群聚案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7起、腹瀉15起。
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仍於社區活動,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
日本腦炎:處流行季節,各縣市均有病例發生風險。
鉤端螺旋體病及類鼻疽:仍有新增病例,病例發生風險持續。
登革熱:高雄市鼓山區及三民區新增本土病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上升。
疾管署公布新增5例類鼻疽及3例鉤端螺旋體病病例,呼籲民眾出現不明原因發燒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相關暴露史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日公布國內上週(8/26-9/1)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居住南部地區,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皆具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8月上旬至下旬。個案多因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喘等症狀就醫,經疫情調查發現,有2名個案因工作有汙水汙泥接觸史;5名個案均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皆無疑似症狀。另上週新增2名類鼻疽死亡案例,均為上週已公布之個案,分別為南部70多歲男性與90多歲女性,均於8月中旬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皆無汙水汙泥接觸史,皆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其中1人有癌症病史,因病情持續惡化,於8月下旬死亡。
疾管署表示上週另有新增3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分別為居住於北部2例及中部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上旬至下旬。其中8月下旬發病個案尚在疫調中;另2名個案因發燒、腹瀉等症狀就醫,於潛伏期間皆無國外旅遊史,均有高風險環境(老鼠出沒)或汙水汙泥接觸史,於治療後皆已出院,同住及職場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相關衛生教育。
疾管署指出,今(2025)年國內累計5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7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24年(81例)及2005年(62例),以65歲以上(33例)和50-64歲(16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41例)為多,其次為臺中市(7例)、臺南市(3例)、屏東縣(3例)、宜蘭縣(1例)。另今年累計37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以50-64歲(15例)、25-49歲(10例)及65歲以上(10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於13個縣市,以新北市及臺中市(各7例)為多,其次為高雄市(6例)及臺南市(5例),其餘9個縣市介於1-3例。
疾管署提醒,類鼻疽之病原菌存在於受污染的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經由食入受污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而鉤端螺旋體廣泛存在於齧齒類動物(如老鼠)、野生動物、寵物(狗,貓較少見)和牲畜(牛、豬、馬)等,受感染的動物可能無症狀,但其尿液大量排菌,污染水及土壤,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易發生於經常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污染之水源或屠體組織之工作者(如農民、畜牧業者等)。疾管署強調,民眾進行滅鼠工作、風災後清理家戶內外環境或因工作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污染之水源或屠體組織,應佩戴口罩、防水手套及穿著長筒雨鞋,脫下裝備時記得清洗雙手,飲用水請澈底煮沸,使用自來水清洗食材及水果;此外,如有不明原因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有污水污泥與動物接觸史及職業暴露史,以及早診斷與治療。
國內外疫情(第35週114/09/01-114/09/05)
流行國家 |
流行傳染病 |
全球 |
流感、霍亂、屈公病、 M痘、新型A型流感、 新冠併發重症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小兒麻痺症 |
迦納 |
傷寒 |
日本 |
細菌性腸胃炎(腸炎弧菌) |
美國 |
退伍軍人症 |
以色列 |
麻疹 |
阿根廷 |
肺炎克雷白氏菌/皮氏羅爾斯頓氏菌感染 |
中國 |
屈公病 |
菲律賓 |
鉤端螺旋體病 |
伊拉克-克里米亞 |
剛果出血熱 |
印度 |
阿米巴腦膜腦炎 |
巴西 |
委內瑞拉馬腦炎 |
墨西哥 |
狂犬病 |
美洲/日本/英國/法屬留尼旺島 |
百日咳 |
Copyright 2025 茂隆骨科醫院. Designed by Bondlink. | All Rights Reserved.